溶洞的形成(一文了解溶洞形成原理)
溶洞,隐秘的世界
撰文/李忠东
在喀斯特地区
始终存在一个隐秘的世界
它们隐藏在大地的深处
神秘诡异,变幻无常
悄无声息地演绎着流水与光阴的故事
这就是岩溶洞穴
考察人员在溶洞考察-羊子洞(@李忠东)
第1篇
何为溶洞
什么是洞穴?
根据国际洞穴联合会的定义
洞穴是指人能进出的天然地下空间
它可以部分或全部被沉积物、水或冰所充填
而溶洞是指具有溶蚀力的水
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
所形成的地下空间
溶洞形成示意
物质基础:可溶性岩石
溶洞形成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可溶性岩石
也就是说这种岩石在一定条件下
可以溶解于水中
被流水带走
这种岩石主要有三类
碳酸盐类,如石灰岩、白云岩
硫酸盐类,如石膏、芒硝
卤盐类,如石盐、钾盐
地表、地下岩溶结构示意图
空间条件:断裂与裂隙
如果说
可溶性岩石是溶洞形成的物质基础
那么断裂和裂隙
便为流水的侵蚀和溶蚀
提供了可趁之机
它们是溶洞形成的空间基础
控制着溶洞的形态特征、类型组合和展布规律
雪玉洞是沿裂隙发育的峡谷式溶洞(@李忠东)
水动力条件:地壳抬升
除了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
地壳抬升作用亦是关键
它将岩层抬升到一定高度
形成高差
从而为流水提供了水动力条件
我们常见的多层洞穴系统
便是地壳抬升的结果
多层洞穴的形成是地壳抬升的结果(杨金山/绘)
流水:艺术大师
沉积作用形成巨厚的可溶性岩石
地壳运动将这些岩石抬升并出露地表
并且导致岩石表面和内部发育大量的断裂和裂隙
岩溶作用所必须的空间条件形成
似乎一切万事俱备
该轮到流水这个“艺术大师”粉墨登场了
降水形成复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
这个系统密布于可溶性岩石的表面和内部裂隙
在漫长的岁月中循环往复
对山体、岩石进行侵蚀和溶蚀
导致岩石被融解、切割、坍塌、搬运和重新沉积
千姿百态的岩溶奇观
便在流水的光阴中被雕凿而成
溶洞形成示意图(杨金山/绘)